📚 悦读札记

📖|Day 22:专注与心流的力量

📖 #每日读书打卡|《全情投入》|Day 22

在这个被各种信息和通知轰炸的时代,保持专注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而能够进入“心流”状态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体验。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专注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帮助我们主动创造进入心流的条件。

书中明确指出,专注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先决条件。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进行某种活动时,全神贯注并投入其中,产生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完全沉浸于任务本身,效率和创造力都会达到顶峰。然而,要达到这种忘我的境界,我们首先必须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

如何培养专注,创造心流?《全情投入》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重要的启示:

* 识别并消除干扰源: 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书中建议我们尝试在需要深度思考时,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关闭不必要的网页和应用通知,甚至佩戴降噪耳机。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显著提升专注度。

* 明确任务目标与优先级: 当我们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清晰的目标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反之,一个明确、有挑战性但又可实现的目标,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每天开始工作前,我会花几分钟时间列出当天最重要的三项任务,并优先处理它们,避免在琐碎的事务中迷失方向。

* 创造结构化的工作环境和时间: 书中强调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即安排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专注于一项高认知需求的工作。可以尝试将每天上午的一段时间固定为“无打扰工作时间”,这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任务,不处理邮件,不接听电话。这种结构化的安排,让大脑知道何时需要进入“冲刺模式”,从而更容易进入心流。

* 培养正念与自我觉察: 专注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隔离干扰,更是心智上的训练。通过练习正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察觉自己的思绪何时开始漂移,并将其轻轻拉回当下。虽然这需要长期的练习,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 难度适中的挑战: 心流的产生需要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至于难到让人望而却步。当任务难度与我们的技能水平相匹配时,我们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如果任务过于简单,我们会感到无聊;如果过于困难,则会感到焦虑。因此,适时调整任务的难度,也是创造心流的关键。

专注和心流并非某种神秘天赋,而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环境搭建来培养的能力。掌握了它们,我们就掌握了提升工作效率、享受工作过程,乃至提升生命质量的钥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