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札记

📖|Day 9:让理性成为情绪的主人

📖 #每日读书打卡|《全情投入》|Day 9

书中说:“激情一旦进入大脑,任由个人意志赋予其权力,理性就再也无济于事。”情绪如洪水猛兽,一旦释放就很难收回。人在愤怒的时候,做出的决策往往都是错误的。最优的方式,是在愤怒的苗头刚出现时就“拒绝诱因”,不被情绪牵着走。

孔子曰:“不迁怒,不贰过。”愤怒不迁怒于人,错误不重复犯,这是君子的基本修养。孔子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真正的修养,是在情绪最汹涌的时候,能保持克制。

书中还写道:“对愤怒最好的回答是沉默。”在当下这个人人都争着表达的时代,选择沉默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孔子则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谨慎、行动审慎,尤其在情绪高涨时,沉默反而成了更有力的回应。

面对情绪来袭,可以尝试使用书中建议的一个简单练习:默数 1、2、3、4、5。这五秒,就是给“理性脑”争取的黄金时间。类似地,《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不是不可以有,但要适度、有节、有度,才能达成内外的“和”。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而《全情投入》则教我们用理性驯服情绪。这其实是同一件事:不要被情绪操控,而是把主动权交还给自己。

孔子的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对情绪管理的认识极其深刻。他强调自我克制、内省慎言、和而不怒。这两个人,一个来自古代圣贤,一个来自现代投资人,但却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情绪来时,能做情绪的主人,从而不动声色地稳住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