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

Home 键才是 iOS 交互设计的精髓

从第一代iPhone 起,标志性的实体 Home 键就是 iPhone 的标志性设计。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的一些产品开始采用前置指纹的设计方案,在前置指纹+ Home 按键的组合设计中实现了 Home、Back、多任务及语音助手或相机快速启动的功能。从近期用户调研及一些反馈中明显可以得出结论就是相比于以往三个虚拟按键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案明显提升了用户操作的流畅性。这也让我猛然对 iOS 系统设备不论老少上手易用的现象有了答案,对,就是 Home 键,Home 键才是 iOS 交互设计的精髓。
 
在 iOS 的交互设计体系内,图标是所有 App 入口,Home 键是所有 App 的出口,这样的设计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Home键,是所有 iOS 设备正面唯一的物理按键,能让人们直白的理解它的功能,当一个对 iOS 设备一无所知的人在拿起 iPhone 或 iPad 时,他们能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很顺利的进行操作。所以越是初级用户,对于 Home 键越是依赖。
 
所有的用户对于新事物的尝试都存在好奇和恐惧心理,害怕在尝试的过程中破坏掉系统原有的状态(硬件或软件)。(相比于老人,孩子的好奇心会多于对这种破坏的顾虑,所以孩子学习电子产品的能力是超过老人的)当用户在虚拟的界面中进行操作时,Home 键就是他逃离不安状态的安全出口。用户可以无负担的在虚拟的界面中进行操作,当他感到不安、疑惑或反感时,按压一次 Home 键就能及时返回到安全舒适的地方(主屏幕)。实体按键的物理反馈,让无论是正常人还是身体障碍人群都能准确的感知操作的状态,明确自己即将到达安全舒适状态。简单、稳定、可信赖。这也是为什么 iPhone 7 在种种原因取消可按压的 Home 按键后依然要利用 Taptic Engine (线性马达)来实现按压反馈的原因。
 
 
Home 键以物理形态存在,也衔接了用户从充满物理触感的现实环境进入到一个由软件以及一片冷冰冰的硬玻璃制造出来的「触摸或按压虚拟世界」的过程,让人从熟悉的物理反馈慢慢入手,再去触摸或按压软件界面,感觉到iPhone / iPad 这个物件是活生生存在的。你看,我按它一下,点亮了屏幕。// 苹果在 iPhone 6s 及之后的产品带来了3D Touch,支持屏幕的按压操作。
 
这种一按就懂,简单到极致的交互准原则,是 iPhone 赢得大众市场的关键所在。反观 Android 设计中三按键设计,虽然上手之后在学习层面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在潜意识的操作过程中,都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思考判断的过程。
 
当然,Home 键还带来一些其他的好处:指示产品的上下方向;平衡正面视觉,带来产品对称的美学设计;作为平淡触摸操作能够中的唯一按键操作,带来情绪上的出口(按一下,去你 X 的,老子走了);连接虚拟和现实的接口 等等。
 
// Apple Watch 中的数码表冠(DigitalCrown) 也是起到类似的作用。
 

再来讲一讲 mBack (轻触返回)的问题:

魅族作为国产厂商中对交互设计思考最深入的一家,在 Home 键中带来了mBack(轻触返回)功能,在易用性上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如今也成了指纹前置方案的标配。但我们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mBack (轻触返回)与指纹识别功能冲突,需要在应用调用指纹识别的页面将触摸返回功能屏蔽掉(白名单,系统层面逐个屏蔽),在调用指纹识别的界面增加明显的返回或取消按钮。当然,这在 Android 生态中指纹识别的使用场景基本以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为主的现状下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这在 iOS 生态下是不可想象的。
 
mBack (轻触返回)带来误操作的问题,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在想要按压 Home 键时不小心触发了mBack(轻触返回)。比如一些输入界面(填写资料)时,本来想切换到其他应用去查找信息的,由于操作的不连贯性导致触发了mBack (轻触返回),辛辛苦苦填写的信息没啦。囧
 
mBack(轻触返回)弱化了 Home 键的物理点击,Android 的 Back 键除了可以返回到上一层界面或应用顶层界面外,还可以返回到桌面。因此,发现很多用户不是通过按压 Home 键来实现回到桌面,而是通过不断的点击 Home 键来实现。这就导致了轻触返回与按压 Home 之间功能重复,且弱化了 Home 键的体验优势。
 
还有一个问题是Home 键上带来了过多的功能定义后,提高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当然,屏幕内指纹识别方案或其他生物识别方案也在不断成熟,全面屏的产品方案也在不断推出,新的交互方式设计也需要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