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

短命的数字化生存

昨天看了爱范儿的文章,我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这被称之为“21 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互联网服务相对来说,都是“短命”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担心的。还有哪些服务和应用是值得托付的?”

数字化生存的下场

互联网已经如此深刻地渗透入我们的生活,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将越来越多的东西数字化并搬上了互联网,报纸、杂志、书籍、音乐、视频、新闻,甚至我们连我们的社会关系也搬到了网上。我们(网民)作为互联网世界的主角,在数字化生存的世界中积累了大量的内容和关系。可这样的内容往往都是短命的,随着网站的关闭或者改版而消失。在这个Web 2.0 为主旋律的时代,谁来关注一下我们数字化生存的下场和寿命?当新的项目上线时大张旗鼓地招徕用户,一定数量的用户在上面沉淀了内容和关系之后,总有一些项目迫于种种原因就此关闭服务或者转型。如果还认同用户及其内容的价值,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多少显得有些不负责任?(好吧,我承认我对Google Reader 即将关闭服务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

互联网残酷的竞争和高速的发展速度下,大多数的产品或服务,甚至是公司,都是短命的。但公司或者产品寿终正寝或者涅槃转型之后,是不是要需要有一种方式让用户的数据得以安然入殓或者绝处逢生?

(一想到或许没有机会在几十年以后指着某条微博,对着儿孙们吹牛爷当年多么牛逼,就有一种无助的悲凉在内心升腾。再牛逼的Archive.org,也备份不了我们浩瀚的数字化生存。或许若干年后,个人数据银行就会诞生,用来备份和存储我们数字化生存的各种内容。)

内容的二次消费

互联网以“时间倒叙”的组织方式来放置内容,这样的形式让我们都变得越来越浅薄。我们对信息的认知越来越注重时效性,过时的内容往往就成为过眼云烟,转眼就被打上历史的封条不再揭开。内容消费都是一次性的,消费过后就会被抛弃掉。没有人再穿越回去,翻看去年的微博或者人人。同时,优质和有历史价值的信息也被湮没在这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就此沉没,而没有得到相应的珍视和保存。我甚至都在怀疑腾讯微博“去年今日”和人人网“过往今天的照片”都是在引导大家对过去内容的二次消费。

我们越来越多的生活在比特世界度过,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考虑考虑短命的比特世界的后事?死掉的内容是否还有必要死而复生,活着的内容如果面临猝死该如何绝处逢生?

38 thoughts on “短命的数字化生存”

  1. 现在国外也有些互联网档案之类的抓取站,比如你上面说的archive.org,另外大英博物馆不也开始建类似的网络资料馆。只不过在天朝,这种不赚钱的公益性质东西,没人愿做。PS:总算抽空博客搬家了,也转WP了,嘿嘿!

  2. 现在国外也有些互联网档案之类的抓取站,比如你上面说的archive.org,另外大英博物馆不也开始建类似的网络资料馆。只不过在天朝,这种不赚钱的公益性质东西,没人愿做。PS:总算抽空博客搬家了,也转WP了,嘿嘿!

  3. 现在国外也有些互联网档案之类的抓取站,比如你上面说的archive.org,另外大英博物馆不也开始建类似的网络资料馆。只不过在天朝,这种不赚钱的公益性质东西,没人愿做。PS:总算抽空博客搬家了,也转WP了,嘿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